每年的4至5月,都是我省皖南、大別山等地區的制茶旺季。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制茶行業逐步將傳統的燒柴炒茶轉換成了電炒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不斷提升。公司營銷服務中心、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黃山供電公司聯合利用移動“充電寶”,為茶農用電保駕護航。
數據異常 全面分析
4月上旬,公司營銷服務中心在開展數據運營分析中發現,受原水電供區電網移交公司管理影響,今年,黃山、六安等地區的客戶反映低電壓和頻繁停電問題突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茶季到來,制茶用電負荷大幅攀升。
制茶受時間影響很大,很多時候都是隔天不同價,茶農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往往都趕在茶季集中開展電炒茶。炒茶機的集中加工生產使得區域用電負荷急劇攀升,變壓器重載、線路末端低電壓等情況時有發生,而這也是茶季供電質量投訴突增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決問題,提高茶季供電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集思廣益 多措并舉
公司營銷服務中心聯合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黃山供電公司提出了如下解決方案:
堅持問題導向,加快電網建設改造實施。以客戶反映的頻繁停電、低電壓問題為導向,加快配電網規劃、建設與改造,構建原水電供區電網建設改造快速處理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供電質量問題。
堅持創新引領,推行新能源和儲能技術。開展新能源應用適應性評估,對于適用于推行新能源和儲能設備的客戶,引導客戶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結合儲能技術解決供電問題。建立移動電源供電快速保障機制,解決重要的、突發的供電問題。
堅持技術革新,推廣高適應性炒茶設備。全面開展適應區域用電需求的綜合能源服務,開展炒茶設備綜合調研,評估其對供電質量的適應性情況,幫助客戶開展設備建設和改造,提高對供電質量的適應性。
堅持用能優化,引導茶農錯峰避峰用電。制定茶季專項保供電方案,建立茶季電網負荷高效調節機制,提前預判客戶用能需求,加強電網負荷監測,建立客戶經理分區包片負荷管控機制,提高原水電供區整體供電質量。
有了解決方法,就要扎扎實實推進各項舉措落實落地。
積極跟進 落實落地
黃山地區是受茶季影響、供電質量問題突出的典型地區。為有效推動工作舉措盡快實施,“五一”期間,公司營銷服務中心、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黃山供電公司共同努力,組織歙縣供電公司與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開展跨省協同合作。
相關各方以歙縣供電公司小川春光2號臺區為試點,利用移動儲能多功能電源車治理炒茶季臺區重載及線路末端低電壓等問題。移動儲能多功能電源車移動靈活、環保靜音,為茶農制茶用電提供了有力保障。
5月1日,移動儲能多功能電源車抵達小川春光2號臺區。車輛選點就位后,歙縣供電公司迅速按照既定方案進行現場接入、系統調試?!拔逡弧逼陂g,該臺區最大有功負荷高達275.06千瓦,線路末端電壓低至197伏,多功能電源車系統自動進行功率跟隨放電,成功控制了尖峰負荷,解決變壓器重載,并將末端電壓提升到了224伏,保證了電力供應。
公司營銷服務中心、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黃山供電公司將繼續密切合作溝通,推進各項舉措落地,真正發揮作用,服務茶農安全可靠用電。(齊紅濤 馬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