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6點,蕪湖市裕溪河堤還籠罩在薄霧之中,伴隨著遠方傳來的引擎聲,一排“車燈”從中鉆了出來,整齊的靠在路邊,一群“藍帽子”魚貫而出。
“大家都到齊了么?地方防汛人員也快到了,大家抓緊時間!再清點一下物資!”蕪湖公司沈巷供電所所長成超用沙啞的聲音說著。從7月20日晚23點到現在,他和幾位供電所支部黨員一夜未眠,眼睛布滿了血絲。
原來,隨著長江水位的持續上漲,蕪湖市沈巷鎮境內裕溪河、牛屯河兩條內河水位也相繼超過保證水位,直逼歷史最高水位,多處河堤出現塌方、滲漏等險情,為便于夜間險情排查,沈巷鎮防汛指揮部7月20日晚22時下達緊急通知,要求沈巷供電所必須在次日天黑前架設臨時照明線路42公里,地方防汛人員也將協同開展工作。
不到22個小時,42公里超長線路,這么大的物資和人員需求,能完成嗎?
正當供電所人員驚嘆之時,沈巷供電所所長成超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向蕪湖公司防汛應急指揮部匯報,得到了蕪湖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全力支持,蕪湖公司分管領導立即開始協調人員物資、擬定施工方案,并要求成超帶領所里人員連夜進行現場勘查,6個小時內必須把現場電源點全部找出來,現場的最終作業方案也必須同步敲定!
至7月21日凌晨3點,在成超和供電所支部黨員的不眠不休的努力下,33處電源點全部勘查到位。與此同時,一支近百人的搶險隊伍,在蕪湖公司人員的調度下,正陸續從四面八方向趕來,集結在裕溪河堤口。
7月21日清晨6點,伴隨著成超一聲令下,“百人會戰”正式打響。
搬運導線、扛起竹竿、帶上燈具……在蕪湖公司人員的指揮下,現場工作緊張有序、忙而不亂,由于前期方案制定詳細、人員物資準備充足,整體進度推進很快。
但是到了下午16時左右,現場進度明顯慢了下來,“疲勞”寫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就差5公里了,大家再堅持一下!這里交給我,再抱一捆導線過來!”成超在現場率先“沖鋒”,吹響了最后幾小時的決戰號角。當晚19點,最后一盞照明燈安裝完畢,隨著一聲清脆的合閘聲,42公里的大堤瞬間點亮。
這亮光,驅散了黑夜,也仿佛驅散了大家身上的疲憊。
沿線的防汛值守人員紛紛舉起大拇指:“供電公司真是神速,這么長的線路不到一天時間就全部通電了,這下晚上我們巡堤方便多了!”(甘濤、何煜)